top of page
國際新知
提供最新國內外有關生物多樣性與生物信用額度的最新訊息
搜尋


2025國際生物信用研討會於溪頭登場 臺灣引領亞洲自然金融合作
由國立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主辦的「2025國際生物信用研討會」,於7月1日至3日於溪頭自然教育園區舉行,集結來自九國學術機構代表與永續金融領域專家,就自然資本、生物多樣性與生物信用制度進行深入交流。藉由此次研討會的召開,達成亞洲區推動生物信用國際對接的重要里程碑。...

泉崴公司
8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WWF呼籲企業超越抵換機制,採取更具誠信的氣候與自然行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分會(WWF Switzerland)發表新報告,呼籲企業不要只專 注於碳抵換,而應投入更具可信度、科學依據的氣候與自然行動。報告主張 「以錢計碳」(money-for-tonne)模式,建議企業逐步將碳的社會成本內部 化,並將資金導入生態系統長期修復。...

泉崴公司
6月2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自然信用市場預估2034年達4,870億美元,投資人關注與政策推動為成長關鍵。
根據 InsightAce Analytic 最新報告,生物多樣性與自然型碳信用市場預計將自 2024年的57億美元成長至2034年的487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 達 24.1%。成長動能來自企業ESG 承諾、自然資本投資熱潮,以及國際政策推 動的共同作用。...

泉崴公司
6月1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歐盟地方政府呼籲將自然信用納入企業永續報告與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
歐洲地區委員會(Committee of the Regions)建議,應將「自然信用(nature credits)」納入歐盟《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SRD)以及各會員國的國家環境 與氣候政策中。這份草案將於6月24日環境、氣候變遷與能源委員會會議上討...

泉崴公司
6月1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臺灣於6月初正式啟動「其他有效地區保育措施(OECM)」制度。
臺灣於6/6正式啟動「其他有效地區保育措施(OECM)」制度,以支持全球生 物多樣性框架(GBF)在2030年前達成保護30%陸域與海域的目標。目前全臺 已有19%陸域受到保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預估,透過此次新機制,2030年可 望提升至38%。...

泉崴公司
6月1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自然資本核算可評估生物多樣性補償政策
日期: 2025 年5 月13 日發布 一項針對澳洲首都特區(ACT)的研究顯示,基於聯合國「環境經濟會計系統」 (SEEA)的自然資本核算(NCA),能透過將生物多樣性補償與生態系統範圍 和狀態掛鉤,評估補償政策的有效性。儘管數據不足,研究發現瀕危生態系統...

泉崴公司
6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生物多樣性信用聯盟發布市場高標準原則指南
發布日期: 2025 年5 月8 日 生物多樣性信用聯盟(BCA)在智利UNDP會議上公布最終版《高階原則指南》, 提出21項標準規範信用市場,核心包含: 1.基於科學的可測量生態效益。 2.原住民「自由事先知情同意」(FPIC)權益保障。 3.透明治理架構。...

泉崴公司
6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GRI呼籲歐盟報告改革與全球標準接軌
發布日期: 2025 年5 月8 日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建議歐盟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SRD)修正案應與其框架對 齊,在維持核心影響力揭露的同時,可減少30%報告要求。GRI致函歐洲財務 報告諮詢小組(EFRAG),強調與其生物多樣性標準等全球廣泛採用的框架相容,...

泉崴公司
6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英國非營利組織啟動福門特拉島百萬生物多樣性信用計劃
發布日期: 2025 年5 月8 日 英國Nature&People基金會公布20年計劃,將通過種植42萬棵樹木與100萬 灌木,在西班牙福門特拉島產生100萬個城市生物多樣性信用額。該項目採用 與Mishcon de Reya及塞維利亞大學共同開發的「城市生物多樣性標準」...

泉崴公司
6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bottom of page